科研人员揭示基因转录“刹车”机制******
中新网上海1月12日电 (记者 郑莹莹)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获悉,北京时间1月12日,中美科研团队合作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细菌RNA聚合酶如何识别“转录终止序列”从而终止转录的工作机制。
科研人员介绍,RNA聚合酶在执行基因转录时类似高速行驶的汽车,以大约每秒50个核苷酸的速度合成RNA,当RNA聚合酶转录至“终止序列”时,需要从高速延伸的状态“刹车”,停止转录并释放RNA。
细菌的“固有转录终止序列”是一段由大约30个至50个核苷酸碱基组成的序列。研究团队捕获了RNA聚合酶转录终止的一系列中间状态,解析了RNA聚合酶在上述转录终止中间状态的冷冻电镜三维结构。
研究发现,“转录终止序列”的多聚尿苷使RNA聚合酶“刹车”,将其固定在转录暂停状态,随后RNA发卡结构折叠进入RNA聚合酶内部,促使RNA从RNA聚合酶内部解离。
该研究回答了基因表达的基础科学问题,拓展了人们对于基因表达机制的理解。
这项研究具体由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的张余研究团队和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的Robert Landick团队以及浙江大学的冯钰团队合作完成。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的博士生尤琳琳(已毕业)为论文第一作者,该中心的张余研究员和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Robert Landick教授以及浙江大学的冯钰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完)
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联手亮相澳门******
中新网银川12月4日电 (记者 李佩珊)12月2日至4日,首届中国(澳门)国际高品质消费博览会暨横琴世界湾区论坛主论坛在澳门举办。活动期间,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携21家酒庄集体亮相,为大湾区消费者带来一场葡萄酒盛宴。
酩悦轩尼诗、贺兰红、西鸽、嘉地、维加妮……据悉,本次赴澳门参展的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涵盖起泡、干红、干白、桃红等各种品类葡萄酒产品,重点展示了宁夏贺兰山东麓的风土优势、品质优势和品牌优势,让更多的消费者现场了解、认识、喜欢宁夏产区葡萄酒,
“中国(澳门)国际高品会是吸引各国优质企业的平台,也是汇聚国内外消费精品的盛会。我们此次组织产区的精品酒庄参展,就是为了满足粤港澳大湾区多元化需求,宣传推介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推动宁夏葡萄酒‘走出去’。”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园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澳门是国际化城市,葡萄酒市场潜力大,消费者需求多样化。宁夏是生产中高端优质葡萄酒的“黄金产区”,与澳门消费市场非常契合,“期盼依托澳门的市场优势和消费潜力,有更多合作方共同推动宁夏葡萄酒走向更加广阔的国际市场,引领中国葡萄酒‘当惊世界殊’。”
宁夏贺兰山东麓是业界公认的世界上最适合种植酿酒葡萄和生产高端葡萄酒的黄金地带。截至目前,宁夏酿酒葡萄种植面积达52.5万亩、占中国的近三分之一,产业综合产值突破300亿元人民币,产品出口法国、德国、比利时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年来,宁夏始终坚持政府主打产区品牌、企业主打产品品牌,通过举办国际葡萄酒博览会、酿酒师挑战赛等重大国际赛事,组织酒庄开展多途径、全方位的宣传推介,提升“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品牌、产品品牌的影响力、知名度、美誉度。
活动期间,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园区管委会还在澳门巴黎人宴会厅举办了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澳门推介活动暨宁夏贺兰山东麓国际葡萄酒大赛大金奖酒大师班推介活动,澳门当地知名酒店的侍酒师、葡萄酒从业人员、经销商及葡萄酒爱好者共同参会。(完)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 [责编:天天中] 阅读剩余全文() ![]() 盈彩网投资平台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