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赤壁加强食堂管理 守护学生舌尖上的安全******
本报讯(记者 程墨 通讯员 刘騉 尚紫荆)牛肉丸烧土豆、四季豆炒肉、蒸鸡蛋、酸辣粉条……近日,在湖北省赤壁市车埠高级中学,2000余名学生低价享用美味午餐后还每人领到一个苹果。这是赤壁市教育系统扎实推进中小学食堂专项整治工作的显著成果之一。
据介绍,自2021年以来,赤壁市教育系统坚持把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深化中小学校食堂服务保障学生不到位问题专项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为找准问题“靶子”,立足“监督”职责定位,赤壁市教育局聚焦学校教职工在食堂就餐与学生同质不同价、免费吃学生餐以及陪餐不交费,挪用、截留学生伙食费,在食堂违规开支、违规接待等几类问题进行了全面梳理。
各地各学校严格对照重点整治内容,采用自查、检查、督查、暗访、举报、审计等方式推进整改。近期,该市教育局成立了中小学校食堂服务保障学生不到位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督查小组,发现问题现场交办、督促整改。
为推动专项整治走深走实,赤壁市教育局还制定了学校食堂监管制度11个,指导学校制定学校食堂管理制度29个,发放湖北省中小学校食堂专项整治工作《指导手册》到全市后勤管理人员手中,作为开展工作的指南。同时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对全市有食堂的学校聘请食品安全副校长143人,保证全部上岗,筑牢学校食品安全防线。
“从源头制度的建立、服务理念的深化,到以督查促规范、以透明保质量,我们要坚持办‘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的‘良心食堂’‘优质食堂’‘健康食堂’目标不动摇,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牢身体根基。”赤壁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朱翔说。
据悉,该市先后投入资金400余万元,完成118所学校食堂明厨亮灶建设,并接入省市场监管局食品安全监管平台,实现“互联网+明厨亮灶”覆盖率100%,守护学生舌尖上的安全。目前,该市官塘驿镇中学食堂、茶庵岭镇中学食堂等两家学校食堂荣获“湖北省中小学校健康食堂”称号。
我国首个全息数字电网建成******
1月5日,我国首个全息数字电网在江苏建成。通过采集输变电设施的物理数据,技术人员在网络云端构建了一个数字孪生电网,全面提升了电网的智慧运检水平。这也是世界上首次对亿千瓦级负荷大电网进行全息数字化呈现。
据悉,这张虚拟电网覆盖了10万公里架空输电线路、28万座输电杆塔以及地形地貌地物等数据,将真实电网在数字空间以数字孪生的方式,一比一三维立体还原和数字化全景呈现。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运用三维激光点云采集、数字高程模型、高精度测绘等技术,为每一条线路、每一座杆塔、每一个部件都赋予了专属的三维坐标,定位精度达到厘米级。
实现无人巡检与智能管控
“每一座杆塔都设有20个以上无人机巡检点位,通过航迹自动规划、一键自主飞行、全程实时监控、遇险自动规避等功能,无人机可实现全自动巡检作业,全程无须人工操作。”江苏方天电力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姜海波介绍,全息数字电网相当于给整个江苏电网装上了“千里眼”,能够引导巡检作业人员足不出户,即可实时掌握无人机的适航区域、飞行轨迹、被检设备、巡检影像等现场实际工况,完成一座铁塔的全面巡检仅6分钟,比人工操作无人机巡检耗时减少一半,效率比传统人工巡检提升4到6倍。
在国网江苏电力无人机巡检管控中心的大屏上,可见当前正在作业的无人机,其飞行轨迹、飞机状态、拍摄画面都可以在数字电网中实时展现、动态跟踪。巡检无人机还嵌入了电力北斗地图导航和前端识别模块,巡检作业结束后,图片会自动上传至管控平台,并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对图像进行精准识别,可以及时发现指甲盖大小的螺帽裂纹等细小缺陷。
“依托全息数字电网,江苏电网已经实现大规模无人机巡检协同应用与智能管控,可以支持上千架无人机同时作业,全年自动巡检作业量超过52万架次,提前发现消除输电铁塔缺陷及通道隐患4.2万处,严重缺陷发现率提升3倍,每年可以节约电网运维成本约2亿元。”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设备部副主任吴强介绍。
通过加载气象、空域等信息,数字电网还可以高度仿真和预测台风、覆冰等极端情况下的电网运行环境。在数字电网的工况模拟模块中,只要同步风速、风向、温度、导线直径等基础数据,系统就会结合历史数据,通过模型算法以三维图像形式直观展示线路状态,各类风险隐患会用不同颜色的警示图标标出,为电网细化防灾减灾、灾后恢复的预案措施提供准确依据。
数据+算力+算法打造智慧电网
当前正处于迎峰度冬的关键时期,江苏电网的最大用电负荷已超过1亿千瓦,今冬用电负荷最高或将达到1.12亿千瓦。全息数字电网的全面建成,可将电网故障的处理时间再缩短约10%。
“如果说数字电网是数字能源的现代化底座和数据‘骨架’,那么人工智能技术就是它的‘眼睛’,AI算法分析技术则是‘大脑’。”吴强说,在“数字中国”战略引导下,数字科技加速了电网信息化建设进程,“数字新基建”项目不断在电网运营管理中落地。通过“数据+算力+算法”,全息数字电网实现了虚拟电网与现实电网的深度感知交互与双向智慧控制,真正做到足不出户而现场可观、可测、可控,极大提升电网智慧运营水平。
同时,全息数字电网是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重要试点,将推动电力系统的加速转型升级,为我国乃至全世界通过数字技术提升系统安全运行水平贡献了新的技术方案。
据悉,目前国网江苏电力正在积极扩展全息数字电网在规划设计、基建管理等更多领域的应用,并将带动装备制造、人工智能、地图导航、5G通信、数据服务、自动驾驶、储能充电等跨越式发展。(科技日报记者 张晔)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